1944年,日军入侵湖南湘潭地区,占领了湘潭后51配资,他们经常派出小股兵力在宁乡大屯营附近肆意烧杀抢掠。日军士兵不仅疯狂掠夺民众的财物,翻箱倒柜搜刮家中值钱物品,更是对妇女进行残忍的蹂躏,把杀害无辜妇孺当成儿戏般的玩弄。
日寇手段极其残暴。有些被凌辱的人,在遭受虐待后,便被日军用刺刀当场杀害;还有的被刺上数刀,尚未断气,便被活生生剖腹,随后抛进池塘或荒山溪涧,生死无情。鬼子对人性毫无顾忌,几岁的小孩被用刺刀高高举起,然后重重摔落地面,摔得当场身亡。甚至连几个月大的婴儿也未能幸免,残忍的鬼子将婴儿双腿强行撕开,令其血流满地,痛苦而死,这些日军的暴行比野兽还要残忍凶狠。
对于老人,鬼子也绝不手软。他们曾对一位60岁老妇实施侮辱,随后将她浑身淋满粪水,令人作呕。还有一位年逾七旬、双目失明的老人,被鬼子残忍剜去双眼,接着用刺刀割开腹部杀害,手段惨无人道。至于放火焚烧房屋、屠宰牛羊、抓捕家禽、践踏庄稼,则成为日军在宁乡地区的家常便饭。宁乡的老百姓对日军的仇恨深重,恨不得将这些凶残的侵略者彻底消灭。
展开剩余81%1944年4月的一天,鬼子再次出现在大屯营附近,进行烧杀抢掠。廖家冲的几座大房子被焚成一片焦土。一户姓杨的农民家里共有六口人,其中有一位多年卧病在床的老人,被鬼子拖下床后,用刺刀扎满全身,鲜血淋漓,随后被砍成数块扔进鱼塘。年轻夫妻俩藏在屋顶山字垛的角落,却被日军发现抓住。男子被塞满泥土后绑在树上,女子遭受凌辱并被塞入石头,二人浇上煤油后被活活烧死。
这家的一个老妇人被日军从床底搜出,惨遭马群践踏,筋骨断裂,随后又被拖入粪池淹死。两个七八岁的小孩被残忍砍断手脚后,丢到屋顶,孩子们在屋顶上哭喊、流血,直到气绝身亡。凶残的日军犹如野兽,善良的村民们早已忍无可忍,决心与侵略者展开生死较量,为死去的亲人们讨回公道。
廖家冲的周元凯老人率先站出来反抗。他年轻时学过武功,且曾考取清朝秀才,虽年逾七十,却依然身体硬朗。他呼吁全村年轻人挺身而出,拿出勇气血性与鬼子拼命,绝不做胆小懦弱之人,任由敌人欺凌。周元凯老人从床底找到一把马刀,精心磨得锋利闪亮,用黑色布条紧紧绑扎身体,穿戴整齐,满脸悲愤地站在村口的磨盘上,向幸存村民喊道:“杀掉一个算回本,杀两个稳赚,杀更多更痛快。我不想老死床上,七十岁了,死了也值!”
年轻农民王兆平紧跟其后,也拿出马刀,绑好身体,决心与周元凯一同奋战。16岁的机匠成仁杰临时打造了一把锋利的梭镖,也报名加入。他母亲守寡独自抚养他,虽然心疼,但也甘愿让他去参战,为村庄复仇。青年妇女袁李氏鼓励丈夫袁四民一同出战51配资,还拿出家中仅剩的两个鸡蛋给丈夫补充体力,希望他多杀几个敌人,为乡亲们洗刷耻辱。
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周元凯领导的敢死队,附近村庄的群众也纷纷带武器前来支援。短短一天时间,廖家冲就聚集了两三百名准备抗击日军的村民。此时,宁乡抗日自卫队特务大队长王玉琳得知此消息,连夜赶到周元凯身边。王玉琳是花明楼区东湖塘杨柳村人,手下尚有一支残余自卫队,曾被日军击散,队员多已牺牲,王玉琳也曾死里逃生,他决心为战友和乡亲们报仇雪恨。这次,他带来了仅剩的十名队员和十把枪。
王玉琳的加入让敢死队战斗力大增。经过商议,两人达成共识:对付装备精良的日军,不能硬碰硬,必须讲究策略。敢死队虽然人数众多,但大多仅有长矛、马刀,枪支和子弹极为匮乏。面对全副武装的敌人,缺乏战斗训练的村民若硬拼,难以取胜。
最终,周元凯提出战术:由王玉琳率领十名自卫队员用枪先行,吸引敌人火力;周元凯带领三十多名年轻力壮的村民组成第二梯队,随时支援;其他村民则在外围准备石头、煤油和火布等物资,随时增援。
战斗方案确定后,周元凯组织村民们在夜间反复演练,大家非常认真,很快熟练掌握了各自任务。
一个月后的某天下午,日军一个约十余人的小队再次来村扫荡。周元凯接到情报后,立即带领敢死队出发,王玉琳和自卫队走在最前,周元凯紧随其后,其余村民兵分数路出动。
抵达村庄时,天色已黑且下起细雨。因村民提前撤离,损失不大。日军占据一座房屋,架起铁锅煮抢来的鸡鸭。黑暗中,火光映照着他们的影子,十分清晰。王玉琳率自卫队占据制高点,瞄准敌人。周元凯带领第二梯队守住大门和巷口,准备一旦开战便冲锋。
其他敢死队员分别在村外警戒,阻止日军逃跑;有的围住村庄,逐渐向内部推进;还有的准备投掷火油和石块的武器。众人齐心协力,准备一场“关门打狗”的战斗。
不久,日军开始围坐吃饭。时机成熟,周元凯示意王玉琳开火。自卫队率先射击,击毙哨兵并击伤数名敌人。村民们群声喊叫,日军陷入恐慌,举枪抵抗同时试图开门逃跑。
周元凯带人冲入巷子,展开白刃战。狭窄地形中,刀快于枪,日军当场被砍死两名,其余仓皇退回院内,利用围墙顽抗。王玉琳继续带人冲锋,但子弹耗尽,敌人机枪扫射,数人负伤,无法继续接近。
周元凯命令村民向屋内投掷石块和点燃的煤油瓶。火势迅速蔓延,点燃草堆,随后引燃木质房屋。火光映红夜空,屋内日军惊慌失措,纷纷逃向门窗。村民们在门外、窗下守候,日军一露头便遭梭镖袭击。
屋内有不少日军被烧死,数人被梭镖刺中。两个敌兵跳围墙逃向邻屋,之后拼命奔向村外。守在外面的村民见状,立刻举梭镖追击。敌人一边逃跑一边射击,但村民杀红了眼,毫不畏惧子弹,拼死追赶。追至河沟坎处,村民们用锋利梭镖从四面八方将两名敌人刺成刺猬,当场击毙。随后将尸体抬回焚烧的房屋。
经过整夜激战,这支十余人的日军小队被村民全歼。300多名村民围剿十余敌人,虽有两人牺牲,十多人受伤,但为惨死的乡亲报了仇。
战斗胜利后,村民们以这批300人为基础,组建了自卫队,王玉琳任大队长。自此,村庄自发组织抵抗,日军小队再无胆量骚扰宁乡乡亲。
1944年,日军肆虐进村,70岁老秀才带领村民杀敌复仇,成功完成了一场漂亮的“关门打狗”。这不仅是一场村民自发的战斗,更是一场沉痛的复仇之战,让人痛快淋漓,彻底解除了村民的仇恨。
发布于:天津市聚赢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